为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深化教学研究,2025年3月19日下午,财务管理教研室全体教师在2J101教室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围绕《经济学》课程中的核心章节“供需理论”展开深入研讨。本次备课由叶文显老师担任主备课人,教研室主任及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共同探索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的融合路径。
活动伊始,叶老师以“供需理论的教学逻辑与案例应用”为主题,从课程目标、知识框架、教学难点及学生学情出发,系统梳理了教学内容。他结合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引入“新能源汽车市场动态”“农产品价格波动”等鲜活案例,生动阐释了供需曲线变化、市场均衡及政策干预的影响。此外,叶老师还分享了如何通过课堂互动、数据可视化工具(如动态图表演示)和小组讨论任务,帮助学生突破“弹性分析”“价格管制效应”等抽象概念的理解瓶颈,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在集体讨论环节,教研室教师踊跃建言。讲授同一门课程的孙英敏老师建议在理论教学中融入更多本土化案例,例如结合区域特色产业分析供需关系,增强学生实践感知;赵立义老师提出通过“翻转课堂”设计,引导学生课前讨论生活场景中的供需现象,提升课堂参与度;针对课程思政融入点,教师们一致认为可结合“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碳达峰政策”等议题,引导学生理解理论背后的社会责任与政策导向。
教研室主任岳晓利在总结中高度肯定了本次备课成效。她指出,集体备课是教学创新的重要抓手,叶老师的教学设计既注重理论深度,又紧密联系实际,为课程改革提供了新思路。他鼓励全体教师以此次研讨为起点,进一步完善教学案例库建设,探索跨学科融合教学模式,助力学生构建扎实的经济学思维框架。
此次集体备课活动充分展现了财务管理教研室教师深耕教学的严谨态度与协作精神。未来,教研室将持续推进教学研讨常态化,以研促教、以教促学,为培养新时代创新型财经人才夯实基础。